国家科普文献数据服务平台

图片-书籍
中国社会转型与意识形态问题

中国社会转型与意识形态问题

资源类别: 图书 出版状态: 公开出版
作者: 徐海波 著 主题词: 社会发展-研究-中国-现代;社会主义-社会意识形态-研究-中国
出版日期: 2003 下载地址: 请登录后下载!

简介

  本书内容包括当代中国的社会转型、如何理解中国的社会转型、中国社会转型期中的社会分化问题、意识形态及其基本规定、如何进行“意识形态”的研究等八章。

目录

  • 1导言
  • 1第一章 当代中国的社会转型
  • 4一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
  • 16二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构筑
  • 22三 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现代文化的创建
  • 31第二章 如何理解中国的社会转型
  • 31一 社会形态与社会转型
  • 40二 中国社会转型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条件
  • 46三 中国社会转型期中的冲突和变化
  • 57第三章 中国社会转型期中的社会分化问题
  • 57一 社会转型期中的利益分化
  • 68二 社会利益分化与意识形态冲突的问题
  • 72三 如何重建意识形态和政治权力“合法性”的问题
  • 83第四章 意识形态及其基本规定
  • 83一 意识形态及其研究状况
  • 93二 意识形态的特征
  • 97三 意识形态的结构
  • 103四 意识形态的功能
  • 107第五章 如何进行“意识形态”的研究
  • 107一 如何对“意识形态”做定性研究
  • 114二 意识形态定性研究的标准
  • 119三 意识形态研究与认识论研究
  • 131第六章 “意识形态”与科学性
  • 133一 马克思恩格斯对“意识形态”概念的使用
  • 136二 马克思恩格斯对“旧意识形态”的批判
  • 149三 “旧意识形态”与社会经济基础的关系
  • 157四 科学的意识形态与社会存在的关系
  • 165第七章 意识形态与控制
  • 166一 系统论、控制论理论在意识形态研究中的运用
  • 171二 弗洛伊德的“控制”理论
  • 185三 控制与“自然”
  • 189四 “控制”与社会
  • 193五 “意识形态”与控制
  • 203第八章 中国主流意识形态的理论基础和特点
  • 203一 “形而上学的唯物史观”与邓小平的“实践的唯物史观”
  • 218二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实践的唯物史观”的关系
  • 239三 “实践的唯物史观”与社会主义改革实践之间的关系
  • 1导言
  • 1第一章 当代中国的社会转型
  • 4一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
  • 16二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构筑
  • 22三 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现代文化的创建
  • 31第二章 如何理解中国的社会转型
  • 31一 社会形态与社会转型
  • 40二 中国社会转型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条件
  • 46三 中国社会转型期中的冲突和变化
  • 57第三章 中国社会转型期中的社会分化问题
  • 57一 社会转型期中的利益分化
  • 68二 社会利益分化与意识形态冲突的问题
  • 72三 如何重建意识形态和政治权力“合法性”的问题
  • 83第四章 意识形态及其基本规定
  • 83一 意识形态及其研究状况
  • 93二 意识形态的特征
  • 97三 意识形态的结构
  • 103四 意识形态的功能
  • 107第五章 如何进行“意识形态”的研究
  • 107一 如何对“意识形态”做定性研究
  • 114二 意识形态定性研究的标准
  • 119三 意识形态研究与认识论研究
  • 131第六章 “意识形态”与科学性
  • 133一 马克思恩格斯对“意识形态”概念的使用
  • 136二 马克思恩格斯对“旧意识形态”的批判
  • 149三 “旧意识形态”与社会经济基础的关系
  • 157四 科学的意识形态与社会存在的关系
  • 165第七章 意识形态与控制
  • 166一 系统论、控制论理论在意识形态研究中的运用
  • 171二 弗洛伊德的“控制”理论
  • 185三 控制与“自然”
  • 189四 “控制”与社会
  • 193五 “意识形态”与控制
  • 203第八章 中国主流意识形态的理论基础和特点
  • 203一 “形而上学的唯物史观”与邓小平的“实践的唯物史观”
  • 218二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实践的唯物史观”的关系
  • 239三 “实践的唯物史观”与社会主义改革实践之间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