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科普文献数据服务平台

图片-书籍
中国人素质研究

中国人素质研究

资源类别: 图书 出版状态: 公开出版
作者: 沙莲香 等著 主题词: 国民-素质(心理学)-研究-中国
出版日期: 2001 下载地址: 请登录后下载!

简介

  本书对中国人素质进行研究,包括中国人素质关怀、农民素质篇、职工素质篇、企业家素质篇、知识分子素质篇和综论。

目录

  • 1前言
  • 1概论 中国人素质关怀
  • 2第一章 终成学术话题
  • 2一、“人的素质”问题被提到了执政党的大会上
  • 21. 背景因素
  • 22. 问题的提出
  • 33. 十五大郑重提出国民素质问题
  • 4二、“素质”话题上了传媒
  • 41. 传媒的独特作用
  • 42. 《人民日报》话题内容分类
  • 83. 杂志话题内容分类
  • 11三、从项目子课题到国家资助项目
  • 111. 人的素质研究之初
  • 112. 需要做的论证
  • 133. 国家资助项目研究
  • 15四、海峡两岸的共同关怀
  • 151. “人的素质”研讨会之召开
  • 152. 开幕式上的演讲
  • 173. 主题发言及评论
  • 204. 大会发言及讨论
  • 255. 笔者会上的主题发言评论
  • 30第二章 课题研究的理论基础目的和方法
  • 30一、现代化理论支持
  • 301. 人的素质研究与现代化理论
  • 312. “能力主义”与人的素质
  • 323. 现代化的基石
  • 354. 现代性与传统性的关系
  • 36二、课题研究应有的社会提倡
  • 361. 人的素质与资源所有
  • 372. 对边际人弱势群体给予关怀
  • 413. 对社会性别人弱势群体给予关怀
  • 47三、从材料提出问题形成观点的方法
  • 471. 从生活中提炼材料
  • 532. 从材料提问题
  • 543. 从问题出观点
  • 54第三章 “人的素质”结构及“人的现代性”建构
  • 54-、“人的素质”之指义
  • 541. 人的素质
  • 552. 人口素质
  • 573. 国民素质
  • 59二、中国人素质构成
  • 591. 构成要素
  • 612. 基础素质和深层素质
  • 633. 关于人的现代性之建构
  • 69Ⅰ 农民素质篇
  • 70第一章 农民问题研究
  • 70一、媒体“农民问题”和“农民素质”
  • 701. 媒体话题分类
  • 732. 农民利益问题
  • 753. 农民流动问题
  • 784. 农民素质问题
  • 81二、媒体农民问题研究
  • 811. 利益是农民问题的核心
  • 912. 农民流动与社会变迁
  • 963. 农民素质与社会发展
  • 97三、关注农民素质问题
  • 971. 农民素质问题提出
  • 982. 农民的观念转变
  • 993. 农民流动与社会进步
  • 1024. 人是社会变迁的根本
  • 103第二章 农民文化科技素质
  • 104一、令人担忧的现状
  • 1041. 文化程度升中有欠
  • 1082. 科技素质普遍低下
  • 112二、农村科技与农民
  • 1131. 科技依靠农民来掌握
  • 1162. 传播的社会示范作用
  • 1213. 教育是提高素质的关键
  • 123三、全力提高农民素质
  • 1231. 政府支持与扶助
  • 1252. 社会力量的介入
  • 1283. 提高素质的关键
  • 130第三章 农民价值观念转变
  • 131一、农民的分化与变革
  • 1311. 农民是改革的探路者
  • 1352. 当代农民的急剧分化
  • 1383. 在分化中产生新质素
  • 140二、农民价值观念转变
  • 1411. 对传统农民的认识
  • 1442. 观念转变主要表现
  • 152三、农民民主意识提升
  • 1531. 民主自治愿望的萌生
  • 1552. 参与自治,提升民主意识
  • 1573. 自治中提高农村干部素质
  • 162Ⅱ 职工素质篇
  • 163第一章 媒体职工素质
  • 163一、媒体职工素质现状
  • 1631. 职工素质研究现状
  • 1652. 职工素质结构研究现状
  • 1683. 职工工作精神研究现状
  • 1694. 职工思想状况研究现状
  • 1705. 职工心理素质研究现状
  • 1726. 职工文化技术素质研究现状
  • 1737. 职工道德素质研究现状
  • 174二、媒体下岗职工素质现状
  • 1741. 职工下岗的背景
  • 1742. 下岗职工素质研究状况
  • 1743. 下岗职工心理研究状况
  • 1754. 下岗职工再就业研究状况
  • 176第二章 媒体职工素质问题分析
  • 177一、媒体职工素质问题
  • 1771. 职工职业技术素质滞后
  • 1792. 职工职业角色投入微弱
  • 185二、媒体下岗职工素质问题
  • 1861. 下岗职工素质的基本状况
  • 1882. 下岗职工群体社会心理失衡
  • 189第三章 职工群体在分化中提高素质
  • 190一、蓝领职工素质在身份转换中逐步提升
  • 1911. 蓝领职工的文化程度
  • 1912. 蓝领职工的技术等级
  • 1913. 蓝领职工的职业流动趋向
  • 193二、三资企业职工素质在竞争中发展
  • 1941. 三资企业职工的风险意识、敬业精神
  • 1952. 三资企业职工的文化素养
  • 196三、下岗职工群体素质在挤压下提高
  • 1981. 下岗职工劳动观念的变化
  • 1992. 下岗职工风险意识和机遇观念的增强
  • 1993. 下岗职工就业能力的提高
  • 200第四章 商业职工素质研究
  • 200一、商业企业的发展概况
  • 2001. 大型百货商场的发展
  • 2012. 超市的兴起
  • 2013. 批发市场登场
  • 2014. 营销网点大量出现
  • 202二、媒体商业职工素质
  • 2021. 商业企业经营研究
  • 2032. 商业创新问题
  • 2043. 商业企业形象研究
  • 2054. 商业企业管理研究
  • 2065. 商业企业文化研究
  • 2076. 商业道德研究
  • 2087. 商业企业职工素质研究
  • 2108. 媒体个体户素质研究
  • 211三、商业职工素质有待提升
  • 2121. 服务中提升文化技术素质
  • 2172. 更新观念,增强适应能力
  • 2223. 创新中提升职工素质
  • 2254. 竞争中提升职工素质
  • 227四、树立现代商业职业道德
  • 2271. 从消费者角度看商业职业道德
  • 2302. 职责是商业职工行动的准则
  • 2323. 诚信是商业职业道德的核心
  • 236Ⅲ 企业家素质篇
  • 236第一章 媒体企业家素质
  • 236一、中国企业家的出现
  • 238二、媒体企业家状况
  • 2411. 企业家队伍现状
  • 2422. 企业家队伍建设
  • 2453. 企业家素质
  • 253第二章 媒体企业家素质问题分析
  • 253一、企业家的专业素质欠缺
  • 2541. 忽视决策或盲目决策
  • 2562. 经营管理方式落后
  • 2583. 创新不足
  • 262二、职业角色意识浅薄
  • 2621. 企业家“入仕”现象
  • 2642. 民营企业家的“企业领主”现象
  • 266三、企业家角色行为失范
  • 2661. “59 现象”与“35 现象”
  • 2672. 私营企业家的“错位经营”
  • 269第三章 企业家素质发展的不平衡性
  • 270一、从“无知之勇”到对知识与能力的崇尚与追求
  • 2701. 企业家学历与能力水平的提高
  • 2732. 企业家业绩主义的倾向日益明显
  • 275二、企业家职业行为的理性化倾向
  • 2751. 企业家职业行为的冲突
  • 2782. 企业家经营理念初步形成
  • 2793. 文化管理模式的崭露头角
  • 280三、企业家职业化倾向的日渐清晰
  • 2801. 企业家的职业认知特点
  • 2822. 企业家对职业化日趋认同
  • 286四、企业家伦理素质的不足与社会责任感逐步提升
  • 2861. 企业家伦理素质的不足
  • 2872. 企业家伦理素质不足的原因
  • 2913. 企业家社会责任感的提升
  • 294Ⅳ 知识分子素质篇
  • 294第一章 知识群体问题的媒体关注
  • 295一、媒体“知识分子问题研究”
  • 2951. 知识分子问题
  • 2972. 教师问题
  • 2993. 科学家问题
  • 3014. 科技工作者问题
  • 303二、媒体“知识分子与市场经济”
  • 3031. 知识分子下海
  • 3042. 儒商
  • 305三、媒体“知识分子全貌”
  • 307第二章 媒体“知识分子问题”分析
  • 308一、市场经济与知识分子问题
  • 3081. 市场经济有利于知识分子问题的解决
  • 3102. 知识分子的分化与新的不均衡
  • 3153. 知识分子群体的角色转换
  • 3184. 市场经济下产生的新问题
  • 322二、知识分子待遇问题
  • 3231. 知识分子收入有所提高
  • 3262. 知识分子群体内部收入差距明显
  • 3303. 其他待遇问题
  • 332三、知识分子健康问题
  • 3331. 心理健康问题
  • 3362. 身体健康问题
  • 340第三章 知识群体素质走向
  • 340一、知识分子的“三角”运行
  • 3401. 问题由来
  • 3422. 社会“三角”
  • 3443. “社会三角”中的知识分子
  • 353二、知识者与其“专业”结合
  • 3531. “专业”与下海
  • 3562. 专业“头脑碰撞”
  • 3603. 知识者与其“专业”结合
  • 366三、结尾:知识分子素质走向
  • 3661. 以“专业”为中心的多元结合
  • 3692. “知识资源”比“关系资源”愈益重要
  • 3713. “制度性保护”之历史必要性
  • 371第四章 干部素质分析
  • 372一、媒体关于“干部”的研究
  • 3721. 媒体“干部问题”研究分类
  • 3742. 媒体“干部素质”研究分类
  • 3753. “干部问题”和"干部素质"研究
  • 377二、强化干部的职业道德,提高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
  • 3771. 强化干部的职业道德
  • 3802. 干部职业道德的主要内容
  • 380三、专业化是建设高素质的干部队伍的基础
  • 382四、培训与干部任用的阳光操作是提高干部素质的重要环节
  • 3821. 大力开展培训,提高干部素质
  • 3852. 人事制度的改革有助于干部素质的提升
  • 386综论
  • 386一、在困境中进步
  • 3861. 话从两个基本信赖说起
  • 3872. 同一项研究联系起来看
  • 3923. 承受能力状态的预告作用
  • 396二、中国人素质在提高
  • 3961. 怎样看中国人素质状态
  • 3992. 一个“调查系统”研究的启示
  • 4043. 价值观念变化趋势
  • 414三、“组织”和“参与”对获取现代性的意义
  • 4161. 组织的功能
  • 4192. 文化精神的意义
  • 4223. “参与”与组织沟通
  • 423四、关爱下一代
  • 4241. “小龄”问题
  • 4302. “小龄素质”分析
  • 4343. 关爱“小龄人”
  • 4374. 团组织与“小龄”群体
  • 442附录
  • 454后记
  • 457参考书目
  • 1前言
  • 1概论 中国人素质关怀
  • 2第一章 终成学术话题
  • 2一、“人的素质”问题被提到了执政党的大会上
  • 21. 背景因素
  • 22. 问题的提出
  • 33. 十五大郑重提出国民素质问题
  • 4二、“素质”话题上了传媒
  • 41. 传媒的独特作用
  • 42. 《人民日报》话题内容分类
  • 83. 杂志话题内容分类
  • 11三、从项目子课题到国家资助项目
  • 111. 人的素质研究之初
  • 112. 需要做的论证
  • 133. 国家资助项目研究
  • 15四、海峡两岸的共同关怀
  • 151. “人的素质”研讨会之召开
  • 152. 开幕式上的演讲
  • 173. 主题发言及评论
  • 204. 大会发言及讨论
  • 255. 笔者会上的主题发言评论
  • 30第二章 课题研究的理论基础目的和方法
  • 30一、现代化理论支持
  • 301. 人的素质研究与现代化理论
  • 312. “能力主义”与人的素质
  • 323. 现代化的基石
  • 354. 现代性与传统性的关系
  • 36二、课题研究应有的社会提倡
  • 361. 人的素质与资源所有
  • 372. 对边际人弱势群体给予关怀
  • 413. 对社会性别人弱势群体给予关怀
  • 47三、从材料提出问题形成观点的方法
  • 471. 从生活中提炼材料
  • 532. 从材料提问题
  • 543. 从问题出观点
  • 54第三章 “人的素质”结构及“人的现代性”建构
  • 54-、“人的素质”之指义
  • 541. 人的素质
  • 552. 人口素质
  • 573. 国民素质
  • 59二、中国人素质构成
  • 591. 构成要素
  • 612. 基础素质和深层素质
  • 633. 关于人的现代性之建构
  • 69Ⅰ 农民素质篇
  • 70第一章 农民问题研究
  • 70一、媒体“农民问题”和“农民素质”
  • 701. 媒体话题分类
  • 732. 农民利益问题
  • 753. 农民流动问题
  • 784. 农民素质问题
  • 81二、媒体农民问题研究
  • 811. 利益是农民问题的核心
  • 912. 农民流动与社会变迁
  • 963. 农民素质与社会发展
  • 97三、关注农民素质问题
  • 971. 农民素质问题提出
  • 982. 农民的观念转变
  • 993. 农民流动与社会进步
  • 1024. 人是社会变迁的根本
  • 103第二章 农民文化科技素质
  • 104一、令人担忧的现状
  • 1041. 文化程度升中有欠
  • 1082. 科技素质普遍低下
  • 112二、农村科技与农民
  • 1131. 科技依靠农民来掌握
  • 1162. 传播的社会示范作用
  • 1213. 教育是提高素质的关键
  • 123三、全力提高农民素质
  • 1231. 政府支持与扶助
  • 1252. 社会力量的介入
  • 1283. 提高素质的关键
  • 130第三章 农民价值观念转变
  • 131一、农民的分化与变革
  • 1311. 农民是改革的探路者
  • 1352. 当代农民的急剧分化
  • 1383. 在分化中产生新质素
  • 140二、农民价值观念转变
  • 1411. 对传统农民的认识
  • 1442. 观念转变主要表现
  • 152三、农民民主意识提升
  • 1531. 民主自治愿望的萌生
  • 1552. 参与自治,提升民主意识
  • 1573. 自治中提高农村干部素质
  • 162Ⅱ 职工素质篇
  • 163第一章 媒体职工素质
  • 163一、媒体职工素质现状
  • 1631. 职工素质研究现状
  • 1652. 职工素质结构研究现状
  • 1683. 职工工作精神研究现状
  • 1694. 职工思想状况研究现状
  • 1705. 职工心理素质研究现状
  • 1726. 职工文化技术素质研究现状
  • 1737. 职工道德素质研究现状
  • 174二、媒体下岗职工素质现状
  • 1741. 职工下岗的背景
  • 1742. 下岗职工素质研究状况
  • 1743. 下岗职工心理研究状况
  • 1754. 下岗职工再就业研究状况
  • 176第二章 媒体职工素质问题分析
  • 177一、媒体职工素质问题
  • 1771. 职工职业技术素质滞后
  • 1792. 职工职业角色投入微弱
  • 185二、媒体下岗职工素质问题
  • 1861. 下岗职工素质的基本状况
  • 1882. 下岗职工群体社会心理失衡
  • 189第三章 职工群体在分化中提高素质
  • 190一、蓝领职工素质在身份转换中逐步提升
  • 1911. 蓝领职工的文化程度
  • 1912. 蓝领职工的技术等级
  • 1913. 蓝领职工的职业流动趋向
  • 193二、三资企业职工素质在竞争中发展
  • 1941. 三资企业职工的风险意识、敬业精神
  • 1952. 三资企业职工的文化素养
  • 196三、下岗职工群体素质在挤压下提高
  • 1981. 下岗职工劳动观念的变化
  • 1992. 下岗职工风险意识和机遇观念的增强
  • 1993. 下岗职工就业能力的提高
  • 200第四章 商业职工素质研究
  • 200一、商业企业的发展概况
  • 2001. 大型百货商场的发展
  • 2012. 超市的兴起
  • 2013. 批发市场登场
  • 2014. 营销网点大量出现
  • 202二、媒体商业职工素质
  • 2021. 商业企业经营研究
  • 2032. 商业创新问题
  • 2043. 商业企业形象研究
  • 2054. 商业企业管理研究
  • 2065. 商业企业文化研究
  • 2076. 商业道德研究
  • 2087. 商业企业职工素质研究
  • 2108. 媒体个体户素质研究
  • 211三、商业职工素质有待提升
  • 2121. 服务中提升文化技术素质
  • 2172. 更新观念,增强适应能力
  • 2223. 创新中提升职工素质
  • 2254. 竞争中提升职工素质
  • 227四、树立现代商业职业道德
  • 2271. 从消费者角度看商业职业道德
  • 2302. 职责是商业职工行动的准则
  • 2323. 诚信是商业职业道德的核心
  • 236Ⅲ 企业家素质篇
  • 236第一章 媒体企业家素质
  • 236一、中国企业家的出现
  • 238二、媒体企业家状况
  • 2411. 企业家队伍现状
  • 2422. 企业家队伍建设
  • 2453. 企业家素质
  • 253第二章 媒体企业家素质问题分析
  • 253一、企业家的专业素质欠缺
  • 2541. 忽视决策或盲目决策
  • 2562. 经营管理方式落后
  • 2583. 创新不足
  • 262二、职业角色意识浅薄
  • 2621. 企业家“入仕”现象
  • 2642. 民营企业家的“企业领主”现象
  • 266三、企业家角色行为失范
  • 2661. “59 现象”与“35 现象”
  • 2672. 私营企业家的“错位经营”
  • 269第三章 企业家素质发展的不平衡性
  • 270一、从“无知之勇”到对知识与能力的崇尚与追求
  • 2701. 企业家学历与能力水平的提高
  • 2732. 企业家业绩主义的倾向日益明显
  • 275二、企业家职业行为的理性化倾向
  • 2751. 企业家职业行为的冲突
  • 2782. 企业家经营理念初步形成
  • 2793. 文化管理模式的崭露头角
  • 280三、企业家职业化倾向的日渐清晰
  • 2801. 企业家的职业认知特点
  • 2822. 企业家对职业化日趋认同
  • 286四、企业家伦理素质的不足与社会责任感逐步提升
  • 2861. 企业家伦理素质的不足
  • 2872. 企业家伦理素质不足的原因
  • 2913. 企业家社会责任感的提升
  • 294Ⅳ 知识分子素质篇
  • 294第一章 知识群体问题的媒体关注
  • 295一、媒体“知识分子问题研究”
  • 2951. 知识分子问题
  • 2972. 教师问题
  • 2993. 科学家问题
  • 3014. 科技工作者问题
  • 303二、媒体“知识分子与市场经济”
  • 3031. 知识分子下海
  • 3042. 儒商
  • 305三、媒体“知识分子全貌”
  • 307第二章 媒体“知识分子问题”分析
  • 308一、市场经济与知识分子问题
  • 3081. 市场经济有利于知识分子问题的解决
  • 3102. 知识分子的分化与新的不均衡
  • 3153. 知识分子群体的角色转换
  • 3184. 市场经济下产生的新问题
  • 322二、知识分子待遇问题
  • 3231. 知识分子收入有所提高
  • 3262. 知识分子群体内部收入差距明显
  • 3303. 其他待遇问题
  • 332三、知识分子健康问题
  • 3331. 心理健康问题
  • 3362. 身体健康问题
  • 340第三章 知识群体素质走向
  • 340一、知识分子的“三角”运行
  • 3401. 问题由来
  • 3422. 社会“三角”
  • 3443. “社会三角”中的知识分子
  • 353二、知识者与其“专业”结合
  • 3531. “专业”与下海
  • 3562. 专业“头脑碰撞”
  • 3603. 知识者与其“专业”结合
  • 366三、结尾:知识分子素质走向
  • 3661. 以“专业”为中心的多元结合
  • 3692. “知识资源”比“关系资源”愈益重要
  • 3713. “制度性保护”之历史必要性
  • 371第四章 干部素质分析
  • 372一、媒体关于“干部”的研究
  • 3721. 媒体“干部问题”研究分类
  • 3742. 媒体“干部素质”研究分类
  • 3753. “干部问题”和"干部素质"研究
  • 377二、强化干部的职业道德,提高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
  • 3771. 强化干部的职业道德
  • 3802. 干部职业道德的主要内容
  • 380三、专业化是建设高素质的干部队伍的基础
  • 382四、培训与干部任用的阳光操作是提高干部素质的重要环节
  • 3821. 大力开展培训,提高干部素质
  • 3852. 人事制度的改革有助于干部素质的提升
  • 386综论
  • 386一、在困境中进步
  • 3861. 话从两个基本信赖说起
  • 3872. 同一项研究联系起来看
  • 3923. 承受能力状态的预告作用
  • 396二、中国人素质在提高
  • 3961. 怎样看中国人素质状态
  • 3992. 一个“调查系统”研究的启示
  • 4043. 价值观念变化趋势
  • 414三、“组织”和“参与”对获取现代性的意义
  • 4161. 组织的功能
  • 4192. 文化精神的意义
  • 4223. “参与”与组织沟通
  • 423四、关爱下一代
  • 4241. “小龄”问题
  • 4302. “小龄素质”分析
  • 4343. 关爱“小龄人”
  • 4374. 团组织与“小龄”群体
  • 442附录
  • 454后记
  • 457参考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