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读者须知
联系我们
国家科普文献数据服务平台
首页
馆藏目录
数据库
现有数据库
开放获取数据库
特色资源
科研成果库
平台动态
平台简介
科学解释与人文理解
收藏
资源类别:
图书
出版状态:
公开出版
作者:
陈嘉明等著
主题词:
科学哲学-研究
出版日期:
2010
下载地址:
请登录后下载!
简介
本书和通过系统的、包括从历史上溯源的论述,全面地展现科学哲学和人文社会科学两方面理论的论争与发展情况,提供涵盖科学解释与人文理解的“图景”。
目录
1
主编的话
1
前言
1
上篇 科学解释
3
第一章 早期的科学解释理论
3
第一节 亚里士多德的科学解释理论
13
第二节 近代的科学解释理论
19
第三节 现代早期(1948年以前)的科学解释理论
31
第二章 科学解释的“逻辑论证说”
31
第一节 科学解释的目的与条件
41
第二节 科学解释的DN模式
67
第三节 科学解释的IS模式
75
第四节 关于其他解释形式
86
第三章 科学解释的历史主义理论
86
第一节 图尔敏的科学解释观
96
第二节 汉森的科学解释观
15
第三节 库恩的科学解释观
114
第四章 后现代语用学科学解释理论
114
第一节 范?弗拉森的语用学解释观
132
第二节 阿钦斯坦的语用学解释观
148
第三节 语用学解释的争议问题
158
第五章 辩证的解释理论
158
第一节 瑞顿的科学规律理想解释文本理论
166
第二节 麦提?欣托仑的科学解释理论
176
第三节 沃尔顿的科学解释模型
187
第六章 阿佩尔的先验解释学理论
187
第一节 先验解释学理论
197
第二节 人文理解和科学解释的辩证法
201
下篇 人文理解
203
第七章 李凯尔特的历史文化科学理解理论
203
第一节 历史研究的特殊逻辑
213
第二节 基于价值的历史理解
221
第八章 韦伯的社会文化科学理解理论
221
第一节 文化科学的概念构造逻辑
228
第二节 社会文化科学的理解
237
第九章 温奇的社会科学理解理论
237
第一节 后期维特根斯坦哲学与人文科学的理解问题
242
第二节 社会科学与“理解”
256
第十章 查尔斯?泰勒的语言分析社会科学诠释理论
257
第一节 人类存在的“意义”特征
260
第二节“自我诠释的动物”(Selfinterpretinganimals)与人的科学
264
第三节 语言与诠释
269
第四节 作为实践的社会理论
273
第十一章 狄尔泰的方法论解释学
273
第一节 解释学的概念及其历史发展
278
第二节 理解与解释:两种方法论的论争
282
第三节 理解及其形式
285
第四节 “理解”的方法论
293
第十二章 海德格尔的存在论解释学
293
第一节 解释学是存在论的方法
300
第二节 海德格尔的“理解”方法论
308
第十三章 伽达默尔的哲学解释学
308
第一节 伽达默尔的解释学观念
314
第二节 伽达默尔的“理解”论
319
第三节 传统、成见与效果历史原则
325
第十四章 哈贝马斯的批判解释学
325
第一节 解释学的对象、意识和任务
328
第二节 解释学的“理解”与“解释”
335
第三节 反思、批判与传统
337
第四节 解释学作为意识形态批判